【学术交流】我院教师应邀参加“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构建与原创性贡献” 暨第四届马克思主义符号学论坛

时间:2023-03-28  


3月17至19日,在细雨微拂樱花缤纷的珞珈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构建与原创性贡献”暨第四届马克思主义符号学论坛在武汉大学圆满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大学等50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们和《哲学研究》等10多家学术期刊的编辑们共享学术盛宴,畅聊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愿景,深度探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构建与原创性贡献,共同推进马克思主义符号学时代新课题。我院邓喜道、雷江梅教授和李燕、宋雅萍副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做大会发言。我院部分博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会学习和交流。

开幕式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卢昌宁主持,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李佃来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单继刚研究员分别代表主办方致辞。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学院院长王立胜研究员,武汉大学资深教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汪信砚教授做专题报告。

邓喜道副院长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关注元宇宙的生成、挑战与价值,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元宇宙的生成提供了物质技术前提,人类的现实实践和虚拟实践是其生成的内生动力,而元宇宙的生成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社会风险和对人的数字技术高度异化,同时元宇宙也促进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有利于满足人类的多层次需要,有利于构建新的信任体系等多种价值。

雷江梅副院长从拓展现代化的实现路径、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和凸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引力等三个维度展开论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世界的普遍性意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也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事业的成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于世界的普遍性意义的认识,无论对于扩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意义空间还是对于推进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燕副教授则由具体事件或问题骤然引爆的网络舆论经典案例切入,探究其背后潜藏的社会治理问题和网络话语商品符号化等深层原因,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络多元生态建设必须要处理好“为什么人”和“如何服务”这两个问题,才能真正建设好属于人民的网络话语多元生态。

本届论坛由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学院、哲学研究杂志社、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共同主办。

(撰稿:李燕,审核:邓喜道)


  
Baidu
map